張貼日期: 2023-04-10 08:43:11 點閱:1521
1.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傳染病疫情監視資料顯示,本(112)年3月5日至3月11日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人次高達165,230人次,且高於去年同期。另依疾病管制署症狀通報系統資料顯示,本年截至3月13日,國內已通報204起腹瀉群聚事件,其中檢出病原為諾羅病毒即佔149起,腹瀉群聚發生地點則以餐飲業最多(88起),其次為學校(71起)及人口密集機構(23起)。
2.諾羅病毒為病毒性腸胃炎常見致病原,具高傳染性,主要是經由攝食遭病毒汙染的食物或飲水、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含有病毒的嘔吐物飛沫而感染。為降低病毒傳播風險,請加強教職員工生之衛教宣導,強調不生食、不生飲,如廁後、進食前或準備食物前,應落實正確洗手,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,且注意環境衛生消毒清潔等預防措施。另因諾羅病毒對於環境及消毒藥品具有較強的抵抗力,針對病患糞便或嘔吐物應使用較高濃度,即0.5%(5,000ppm)漂白水消毒處理,以去除其傳播能力。
3.腸胃炎係指胃、小腸或大腸的發炎,會導致病患嘔吐或腹瀉。有多種不同的病毒可導致病毒性腸胃炎,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、諾羅病毒及腺病毒。台灣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隔年3月間,而腺病毒則一整年內都會發生。 輪狀病毒、腺病毒、沙波病毒及星狀病毒好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,輪狀病毒更是引起嬰兒和5歲以下幼童腹瀉最常見的原因;而諾羅病毒則是任何年齡層皆可能受到感染。諾羅病毒的爆發流行好發於學校、醫院、軍營、收容及安養機構等人口密集機構,但也常發生在餐廳、大型遊輪、宿舍和露營地等地方。